前陣子分享「3-3-3」預算系統,是個適合初學作預算的方法,相較於多重帳戶管理也較不複雜。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預算分配策略,跟3-3-3一樣也是我剛起步學理財時曾經用過的預算方式,同樣也是只有三個帳戶很好上手,只是在分配比例及功能上不太相同,當然也就有不同的優缺點。

不過首先要提醒,不同的預算方法寫出來並非要錯亂大家理財計畫。

若你是剛要學作預算的新朋友,也千萬不要陷入煩惱選哪個比較好的掙扎,因為就我個人經驗,理財並非「一種米養百種人」,每種工具、不同方式都會有適不適合的問題,選擇時只要把握最重要的原則:它要能讓你持續且正確做下去。

所以重點還是在,you know,執行面。

50-20-30的分配方法

這方法我會想分享原因,主要是在它簡單易執行又相當「平衡」(稍後會說明)。

每當工作收入進來時,扣除預繳所得稅後,依照比例將其分成三部分:

50% 必要生活費

維持你活下去的必要費用,如伙食費、交通費、房租/房貸、水電瓦斯費、小孩教育費、其他貸款支出……等,至於特價時想買的衣服、鞋子,突然看中的3C手機,當然就不包含在裡面。

20% 理財儲金

存退休金、償還債務貸款、為財務自由準備、緊急預備金等等的錢就是用這些錢。

這些錢不見得用作投資用,但只要是跟必要生活費無關,也不是其他消費(見後方)就歸在這裡存起來做日後理財。

30% 樂活消費

這部分的錢是用作提高生活品質的花費。

好比旅遊費、第四台費、網路費、手機費、衣著打扮、保養費、寵物飼養費……等。

各位看倌應該注意到一件事,第四台、網路費與手機費不算基本生活費嗎?

嗯,你只要想想不吃飯跟不看電視,那個會讓你活不下去,答案應該就很清楚。所以簡單說就是必要生活費外,你的其他消費就要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以內。


50-20-30 的好處是什麼?

第一,它很容易學習跟上手。

除了只需要將收入分成三份外,類別也只分消費與儲蓄兩大類,其中消費才又分成「必要」跟「樂活」兩個,對於初步作預算的人不會搞混。

不同於多帳戶或六個罐子的預算法會專門把投資理財與享樂帳戶拉出來,你只要在每個月先將20%的錢存下來,之後再抓緊生活費用,剩下的30%就可以用作樂活費用。

第二,它述求生活平衡。

這方法早期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在於它很快就讓我在財務上取得平衡50%必要費用是屬於生活壓力,這些錢是拿到收入一個月內就會進到別人口袋,可說是最大的負擔;而另一端30%的樂活費,很直接的就是用來平衡這些生活壓力,有時壓力比較大時,甚至一個月花掉20%的樂活費去吃吃喝喝、遊山玩水也可以。

不過有作預算的好處就在這裡,短期為了樂活而先花掉,日後買車、買手機這類高單價品就要犧牲而延後。

第三,收入不穩定時能清楚控管支出。

如果工作收入短少,或是生活成本提高而需要省錢時,優先目標就是將樂活費用降低,目標非常明確,所以執行上很單純。


三種不同階段的「50-20-30」

如果你想試試這方法,我建議你依照三種不同階段來實踐。

第一階段:50%生活費用、20%緊急預備、30%樂活消費

對於不同的預算方法,我都建議要先把緊急預備金存滿。

所以第一階段建議先將百分之二十的錢拿去存緊急預備金,存滿後始可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階段:50%生活費用、20%償還貸款、30%樂活消費

當預備金存滿後,接下來要考慮的是身上貸款情況。

除了房貸因為期數長、本金大外,其餘的貸款都要運用每月百分之二十的錢去提前償還。

若身上只剩房貸,可以再考慮一部分錢用作還房貸,一部分存退休金或財務自由準備,不過階段目標仍然是以零負債為主。

第三階段:50%生活費用、20%投資理財、30%樂活消費

若身上皆無貸款時,此時你絕對比其他人更接近財務自由,當然底下的資產是愈多愈好,所以這階段就可以將心力全放在投資與準備退休金上。

http://blog.17rich.com/50-20-30-budget-plan.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月亮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